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马超、杨海蓉: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间:2024/9/5 16:51:57|点击数: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重要论断。这一战略决策充分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的重大意义。

  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因此,生产关系必须适时改革和创新,才能持续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改革与创新逻辑同样蕴含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渊源。

  一方面,生产关系变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直接结果。人类社会从早期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创新过程,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新的生产关系在旧的胞胎中不断突破和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以此强调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变革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原理。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变革与创新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旦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力量,那么就需要通过改革甚至革命的方式,来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这种全新制度体系则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

  作为社会生产力最新质态的新质生产力,其发展更加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和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既是对传统产业质态进行变革,使之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对传统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体制机制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的过程。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更加需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全面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力。

  二、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可以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质态,具有创新和质优的特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人才机制等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有效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先手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变革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也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一个行业的突破性变革,往往直接或间接引起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质的提升。因此,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人才体制改革创新,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突破口,打破传统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同时,创新驱动本质就是人才驱动,高尖端技术和高质量人才充分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和质优特点,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以及人才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供全新动能。

  其次,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可以实现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优化配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事实上也是科技、人才、资源、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过程。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极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引发生产方式变革,进而推动生产关系创新发展。由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引发的生产要素流动,更加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产品附加值增值,有利于新型产业链形成,从而克服传统发展模式中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分布不均等问题,进而实现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最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开放是改革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打造透明稳定的技术环境,引进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开展国际商业合作。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在世界激荡的潮流中站稳脚跟,就需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当前我国正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体系,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发展新模式。实践证明,故步自封没有出路,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用更加开放的举措,拓展深化国际合作,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体制机制,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举措

  首先,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需要发挥政府“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的作用,做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一方面,政府在创新体制机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证和政策保障。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具有系统性特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相关政策措施积累。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克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弊端,由市场主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为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现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高效转变。

  其次,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以一种新型经济的形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是我国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制的高点,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数字经济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事物,促使其与实体经济融合,既有利于以数字应用为契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解决技术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又有利于促进市场有效需求,拓宽市场边界,扩大市场的规模,为经济有效循环创造良好条件。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更加需要作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体制机制建设,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其三,建立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建立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体制机制,关键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建立高水平自立自强体制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我们面对的科学问题越来越复杂,对系统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深刻认识基础研究发展新趋势,遵循客观规律,加快构建基础研究体系,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研究基础和制度保障。

  其四,建立健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全局具有引领作用,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建立高水平自立自强机制体制的主阵地。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薄弱、产业区域布局同质、急需人才短缺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更加需要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重点培育自主研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产业集群,这也是建立高水平自立自强体制机制的有效方式。

  其五,建立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标准引领是一个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产品效能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快制定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等领域标准,牵引工业和消费品技术不断升级,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下了链条基础。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处理好传统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部分领域冗杂等问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引入新技术,注入新活力,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最后,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不仅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近年来,我国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培养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家头脑的优秀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 马超 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研究员;杨海蓉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研究生

来源/作者:云南理论网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