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宋磊:渔旅融合的云南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8/29 16:36:42|点击数:

  渔旅融合是现代农旅融合的一种范式,它以旅游市场消费为基本导向,是对渔业、渔村、渔民和文化等核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以发展休闲娱乐、渔业支持服务和渔旅产品等为主要业态。云南渔旅融合发展程度非常高,具有典型的综合性,并将车水捕鱼、湖泊开渔节、游钓渔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渔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产业,悠久的渔业发展史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前者主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场所、衣帽服饰、手工艺品等,后者主要包括渔规渔俗、渔技渔艺、渔歌渔舞等,都已渗入人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律令制度等各个方面。因此,渔业及其衍生出的渔文化与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密不可分,具有巨大的休闲市场潜力,渔旅融合发展应运而生。

  渔旅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将渔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路线的拓展和旅游产品的创新,从而增添旅游业的多样性和深度。云南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渔旅融合研究综述

  渔旅融合是渔业和旅游发展融合的产物,也是新型的现代渔业以及新型的现代旅游业。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农旅融合、农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渔业旅游资源,展示渔文化魅力。刘雅丹表示,“这个行业是以水生动植物为中心,以水产养殖为基础,集观光、娱乐健身、观赏观光、环境美化、居室湿度调节、餐饮服务和水产养殖于一体,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行业。其既是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别于“食用和加工”,属于特殊渔业范畴”。[1]赵奇蕾、陈佳莹等认为,“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兴的渔业产业形式,它是把传统的渔业和现代的娱乐产业结合起来的,它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能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休闲渔业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

  目前国内外对休闲渔业的行业评判,大多集中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其研究领域也从县、市、河等微观层次拓展到地区、省甚至全国。从整体情况看,研究前沿逐渐转向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可持续性,注重的对象主要是生物、资源等对象,在对钓鱼人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中,持续探索着一种科学的渔旅结合的管理方式。然而,也还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渔旅融合是现代农旅融合的一种范式,它以旅游市场消费为基本导向,是对渔业、渔村、渔民和文化等核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以发展休闲娱乐、渔业支持服务和渔旅产品等为主要业态。

  从价值判断角度看,渔旅融合发展复杂多变,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迅速;而渔业作为农业的一个分支,发展相对平稳,属于基础性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两者发展的协调匹配程度对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影响。[3]传统的渔业价值链包括渔业资源获取与保护、渔产品捕捞与养殖、渔产品加工与运输、销售与市场开拓等环节;旅游价值链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产品,还有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营销。[4]渔旅融合发展,意味着两者的价值链各个环节相互交融,通过将渔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路线的拓展和旅游产品的创新,从而增添旅游业的多样性和深度。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使得市场更为广阔,产品价值得到提升,通过这种结合,不仅拓宽了渔业和旅游业的价值链,还促进了产业间价值的持续创造和流转,形成了一个全面的渔旅融合价值体系。渔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达成渔旅融合的基础和关键前提。通过整合要素、品牌、功能与文化的方式,可以开发出以“渔业+生态旅游”“渔业+研学旅游”“渔业+休闲旅游”“渔业+康养旅游”“渔业+节事旅游”“渔业+工业旅游”等为核心的新型渔旅融合业态。

  云南渔旅融合的主要探索

  渔旅融合开发同其他产业开发有相同性,即开发渔业旅游资源,实现蕴含在渔业旅游资源中的各类价值。由于渔旅融合开发具有景观的丰富性、地域多样性和时间可变性、可实践性和体验性、高效益和低风险性等特点,使得渔旅融合开发具有重要的区域发展意义。

  云南渔旅融合发展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具有典型的综合性。以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为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最近几年,元阳县坚持以保护为先、发展为重、有效治理污染为主要思路,探索并实施了综合种养模式,被称为“稻鱼鸭”模式,完成了资源的多元利用、农田的高效收益、农户的多元经营,从而实现了稻鱼鸭三方共赢的局面。同时,利用哈尼梯田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乡村风情,推出了精品旅游路线,以及以“梯田韵·中华情”为核心的全域旅游模式。元阳县在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渔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等方面取得了同步推进的成果,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和农耕体验发展成了带动富民产业的重要支柱,同时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哈尼梯田”品牌增添了光彩。元阳县走出了一条实现各民族共同体意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渔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达到了民族团结、生态美丽和人民富裕的目标。

  水产养殖的绿色、健康、规范化发展是云南渔旅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亮点。根据云南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了四项重要行动,包括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以及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积极鼓励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并成功总结出了“净水渔业、保水渔业、湿地渔业、文化渔业”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这些举措促使大水面渔业从传统的经济型、数量效益型转变为环境友好型和质量效益型,渔业在净化水源、保护水资源、进行生态修复和发挥文化功能方面不断展现出重要作用。

  此外,电站库区渔业已成为渔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解决库区移民就业安置的重要途径。云南将车水捕鱼、湖泊开渔节、游钓渔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和增长点。以大水面增殖捕捞为主要方式的“保水渔业”是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种养结合和湿地渔业逐步成为湖泊和农业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首选内容。渔业的功能已从解决粮食供应扩展到农民增收、旅游观光、库区移民就业、生态治理和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这些举措推动了云南水产养殖朝着绿色、健康、规范化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从类型角度看,云南初步形成了7种较成熟的渔旅融合类型:(1)养殖垂钓型:以原有水产养殖设施为基础建设高标准垂钓设施,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如昆明市周边就有青龙湾休闲山庄、三刀钓场、三碗水酒庄练杆塘、明朗水库、寻甸林园休闲钓场、金桥人家、权哥钓场、万溪冲农家乐垂钓园等。(2)垂钓休闲型:集郊游、垂钓、鱼鲜品尝为一体。如楚雄州竹箐口水库鱼跳楼山庄具备了吃、玩、住等功能,同时建有垂钓区、果蔬采摘园、观景台和停车场,实现了“住水边、玩水边、食水鲜”的旅游观光模式。南涧孔雀渡可自驾休闲野钓、库区水上观光旅游等。(3)乡村旅游型:以渔为媒,多业发展。即以其他产业为主,渔业为辅,多业结合,利用山水、果园风光,发展集赏景、娱乐、垂钓、风味餐饮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渔业。(4)稻渔种养型:主要有“稻+鱼”“稻+虾”“稻+蟹”“稻+鱼+鸭”“稻+土著鱼”“稻+蛙”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保山、昆明等城市附近,与休闲旅游结合的“渔家乐”“稻鱼节”等模式。如龙陵县龙江“稻花鱼节”,采用网络全程直播方式,融合了特色文艺晚会、捉鱼比赛、摄影及美食厨艺比赛;瑞丽市勐秀乡南京里芒岗村民小组,打造的瑞丽稻渔旅游基地,以合作社的方式经营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垂钓)模式,效益较好。(5)亲水休闲型: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沿岸形成农家乐、渔家乐,建盖度假村、宾馆、酒店。一些餐饮经营主体将营业范围向外扩张,如“江川三道菜”“抚仙湖石锅鱼”等在全国各地开办餐饮业。(6)节庆体验型:如玉溪江川每年的“开渔节”吸引游客观看“千舟竞发,万人捕鱼”的壮观景象,购鱼、品鱼、尝鱼等活动带动了餐饮、旅游业的发展。滇池、洱海、星云湖、程海等在开渔期举办开渔节,孟连神鱼节。(7)科普娱乐型:如昆明市的花都海洋世界、石林冰雪海洋世界、融创海世界、宝丰公园、土著鱼科技小院等,玉溪市的海豚之家欢乐大世界,大理的大理海洋世界、洱海科普教育中心。

  推进云南渔旅融合的若干建议

  一是在云南全境自然水域率先实施“钓鱼证制度”。在“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大背景下,加强政策研究,深刻、全面、科学认知该政策的实质要求,学习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鱼类资源的管理经验,营造钓鱼是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应缴纳一定数额的资源补偿费的社会氛围,率先在云南全境实施钓鱼证制度,各级政府在所辖自然水域(湖泊、江河)内,根据生态红线和交通条件,科学划定休闲垂钓区和禁止钓鱼区,并向社会公布。在全省范围内对休闲垂钓人员实行登记注册管理,收取一定数额的钓鱼资源费,上缴省财政,设立休闲垂钓资源保护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研究制定《云南省休闲垂钓资源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统筹用于流域性鱼类资源调查与监测,开展土著鱼类驯养繁育研究,苗种生产和增殖放流,科普宣传和渔政执法。同时,不断完善休闲垂钓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垂钓空间,疏堵结合,变管理为服务,规范休闲垂钓行为,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管理成本,实现鱼类资源保护和永续利用,推动渔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书写好长江十年禁渔的云南创新保护新篇章。

  二是加快构筑休闲渔业发展完备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备的休闲渔业组织机制,成立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的省休闲渔业专项工作小组,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联动管理机制,统筹渔业、交通、旅游等部门力量,构建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协调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休闲渔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制定休闲渔业规划,健全监督机制。编制《云南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云南休闲渔业管理办法》《云南省促进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完善休闲渔业管理标准。

  三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特色产业。发展以“垂钓+康养”的休闲渔业模式,在宁蒗县永宁镇泸沽湖等地加快建设一批“休闲渔业+康养旅游”重大重点项目,构建“垂钓+温泉”的养生、康疗、度假等休闲渔业新业态。创新发展“渔业+旅游”的休闲渔业模式,引导培育休闲渔业旅游消费市场,将休闲渔业基地纳入常规旅游线路,创建精品休闲渔业旅游线路。打造“渔业+餐饮”的休闲渔业模式。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的要求,推进云南特色渔业餐饮开发。发展地方特色水产美食,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如酸木瓜鱼、铜锅鱼、香茅草烤鱼、臭豆腐煮鱼、百香果煮鱼、舂鱼等饮食产品,打造“云南鱼宴”餐饮品牌。举办渔业节庆、论坛、赛事等特色活动。

  四是打造一批休闲渔业示范园区和垂钓基地。以渔业园区建设为基础,建成集渔民生活体验、户外拓展、养殖文化展览为一体的休闲文旅服务。依托自然资源和突出特色,围绕农林牧渔、健康养生、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进行战略规划布局,打造一批休闲渔业示范园区。培育休闲垂钓基地,鼓励资源丰富的各市县建设休闲垂钓钓场,提供休闲垂钓、商务垂钓及承办垂钓竞技比赛等服务。通过积极建设休闲垂钓示范基地等基地园区,充分发挥基地园区的带动作用,提高休闲渔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五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休闲渔业环境。加强休闲渔业基地、渔村等区域水电交通、垃圾污水处理、通信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区餐饮、住宿、厕所等服务设施条件,支持建造符合节能环保和渔业资源保护要求的休闲渔船及休闲渔业设施。以提高各级渔政机构执法能力为核心,强化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保障重大渔政执法任务和日常监管执法的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教育力度,规范休闲渔业参与者的行为,增强环保意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渔业。

  六是培育云南特色渔业小镇和美丽渔村。在渔文化资源丰富、保护传承有力、民众积极参与的地区,按照“文化传承、特色鲜明、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创建集渔业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三位一体”的休闲渔业特色小镇试点。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制定评估标准,评选推出省市级的休闲渔业特色村镇。鼓励各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深度挖掘渔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打造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渔业特色小镇。融合商业、旅游、渔文化元素,准确定位特色小镇的形象,突出文化特色,展现渔业文化风貌,提供渔文化展示及体验活动,吸引和留住外来游客。加快创建“生态环境优美、休闲特色鲜明、渔业文化浓郁、渔村风情独特”的美丽渔村,支持美丽渔村基础设施建设,并纳入美丽乡村统筹建设。以渔文化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特色的、高品质的主题酒店和民宿、客栈。

  七是实施渔民转产转业保障行动。支持传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经营休闲渔业企业优先雇佣转产上岸渔民。鼓励相关市县建设休闲渔业实训基地,建立“专业师资+渔民”的培训服务团队,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有劳动能力而未就业的退捕渔民,提供职业培训,帮助渔民上岗就业。创新经营体制,鼓励渔民以渔船、资金、技术等作为资本入股组建休闲渔业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实现休闲渔业组织化、规模化经营,调动合作社渔民的积极性。健全渔民养老保障制度,统筹推进不同渔民群体的养老保障工作,制定转产转业渔民生活补贴办法,确保转产转业渔民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八是制定促进休闲渔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快休闲渔业相关项目的审批,提高办事效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休闲渔业,增加休闲渔业财政预算,特别是在土地、环保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将休闲渔业基础设施工程纳入经济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鼓励多渠道融资,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推进并举,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渔业发展。积极引导民间融资机构为休闲渔业融资提供方便的平台。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休闲渔业产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休闲渔业信贷产品,保障休闲渔业企业运营资金,开发适合的保险产品,加强意外事故善后保障。

  (文章原载:《新西部》2024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刘雅丹:《休闲渔业发展与管理》,载《世界农业》,2006(1):13-16页。

  [2]赵奇蕾、陈桂莹、祁思琼等:《休闲渔业经济研究进展》,载《海洋湖沼通报》,2022,44(04):176-184页。

  [3]庞娇、魏来:《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以中国18个产茶省份为例》,载《世界农业》,2018(11):246-253页。

  [4]林曦、吴芹瑶、杨江帆:《茶旅融合发展效果评价与动力机制研究》,载《茶叶科学》,2023,43(05):718-732页。

  作者简介

  宋 磊 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文旅融合与乡村文化振兴

来源/作者:《新西部》2024年第7期 责任编辑:张雪